尿蛋白总是降不下来是怎么回事
尿蛋白无疑是肾病的典型症状,它既是早期判断慢性肾病的证据指标,又是后期影响肾功能的“加速器”,是整个病情的“独立杀手”。那么,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解决肾病治疗过程中的这个“麻烦”呢?
这里有两个问题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不必担心尿蛋白对肾功能的影响,可以降低肾衰竭的风险。
如果你还有尿蛋白,从1 + 到2 + 到3 + ,尿蛋白定量从1g 到2g 甚至3.5 g,你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不要等到肾衰竭才注意。
激素一减量治疗肾病就不稳定,把激素量加上去,尿蛋白又转阴了。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激素依赖有一种情况叫激素抵抗这是难治性肾病综合症。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关键点是检查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对激素敏感的基因,尽早做基础筛查。如果有敏感基因,激素需要想办法停用,调整其他治疗方法,因为即使吃得再多,吃得再久,停药后病情不稳定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所以,首先明确体内激素的易感基因是非常重要的。
尿蛋白总是不下来,问题在哪里?
如果尿蛋白长期降不下来,就需要看治疗方案是否不合理。如果正在使用激素,需要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有激素抵抗。不使用激素的患者需要考察治疗方案是否适合病情。
凡是在规范进行治疗后,尿蛋白仍不下降的患者,需要多思考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看是否可以存在甲状腺功能不断下降、隐性的感染、免疫力下降等情况,这些都是直接导致肾病长时间不缓解的主要分析原因。
这两个问题是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为困难的情况,也是影响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如果及时处理,肾功能的进展速度显著降低,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降低。有时尿蛋白不难下降,但没有找到原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患者发现疾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便更好地治疗疾病,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