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尿蛋白的原因有哪些?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尿蛋白检测为阴性。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那么,造成尿蛋白的原因有哪些?下面看看河南誉美肾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造成尿蛋白的原因可分为肾性的(即肾脏本事病变引起的)和非肾性的(是由肾脏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一、肾性尿蛋白
1、肾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2、肾病综合征群: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3、肾硬化症: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二、非肾性尿蛋白: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这一现象属生理性尿蛋白,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