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肾脏的5个坏习惯你有吗?
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了肾病,甚至是到了晚期的尿毒症。很多人感到疑惑,怎么就得了这个病呢?这和我们的日常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要预防肾病,就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它的作用和影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是哪些坏习惯损害了我们健康?
不良习惯一:长期大量服用消炎止痛药物对肾脏造成损害,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等。
肾损害可表现为: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尿痛,甚至出现血尿和无菌性脓尿,并伴有关节痛等症状。有的直接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症,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不良习惯二:过量服用不良的中草药,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近年临床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较大,其次是关木通。
不良习惯三:暴饮暴食,造成肾脏负担。
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摄入的食物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饮食无度无疑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不良习惯四:长时间憋尿,会引发肾脏感染。
长时间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会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这类感染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患者不仅会出现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还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尿毒症。
不良习惯五:饮水过少,使肾脏不能及时排出废物和毒素。
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充分排出废物和毒素。
以上的七个损害肾脏的坏习惯,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上述的一两个坏习惯,从看完这边文章起就要注意并且在较短时间内改正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对我们自己的健康负责。